博客详情
当前位置: 首页> 博客详情
复合绝缘子芯棒缺陷的红外、紫外诊断
专栏:行业资讯
发布日期:2023-06-14
阅读量:999
作者:行业资讯
收藏:

|转至:输配电线路

复合绝缘子目前用量巨大,但芯棒工艺控制不好时会留下缺陷,运行中持续发展出现断串、击穿故障。为将故障消除在萌芽中,复合绝缘子芯棒缺陷的诊断显得非常重要。对运行单位而言,带电检测手段是兼顾可靠性与设备状态感知的最佳手段,目前对于复合绝缘子带电检测相对有效、成熟的手段是红外、紫外测试。


1、内部缺陷的红外诊断



图片

1.1  内部缺陷的红外特征


复合绝缘子的发热来源主要有极化损耗、局部放电、泄漏电流等。前两者都源于缺陷引起的电场过分集中;泄露电流发热多见于绝缘子伞面发生劣化的情况,泄露电流集中在劣化部分,与周围出现明显的温差。通常气隙、碳化通道的端部由于局部放电情况的存在将成为“热点”,而碳化通道中间部分由于电场较弱,往往温度较低。


图片

例1:端部受潮

500kV线多支复合绝缘子出现2-4K的温升,在实验室中进行交流、直流耐压下的温升测试,施加电压幅值与最高运行电压幅值相等(1.1Um/)。

图片

特征:施加交流高压时,高湿度下的温升在4-5K左右,明显高于低湿度下的温升,直流高压试验中绝缘子几乎观察不到温升;不同湿度下的温升差异使得现场检测时出现有时温升较高,有时不存在温升的现象。(参考文献:复合绝缘子护套受潮对端部异常温升的影响)


图片

例2:碳化通道

500kV线某塔双V串复合绝缘子中一支断裂,断裂绝缘子芯棒有多处孔洞,内部已产生电蚀通道,其中将断裂绝缘子A、同批次绝缘子B置于运行电压下进行红外测温。

两支绝缘子的红外测温

图片


图片

▲图1 绝缘子A(断裂)红外特性图


图片

▲图2 绝缘子B红外特性图

检测发现, 绝缘子A中部温度为14.8℃,高于绝缘子B12.9℃。试验过程中发现,绝缘子A中部第45-46单元(低压端首个单元为第1个单元,45-46单元之间为芯棒蚀损与未蚀损的交界点)温度高于绝缘子B温度1.91)绝缘子AB高压端温度均在15℃左右,差异不大。

存在电蚀通道绝缘子的红外特征:

电蚀通道的高压端、与完好芯棒的分界区域上是温升明显区域;

与无电蚀通道绝缘子相比温升幅值可能不高(仅1.9°);

绝缘子本身不同位置的温差较为明显;

(实际上B绝缘子也存在内部缺陷,粘接不良)


图片

1.2  测试判断


现场在运复合绝缘子的红外诊断判断准则为标准《DL/T 664 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》的附表I.2,复合绝缘子本体温差超过0.5-1.0 K时,应引起注意。

考虑到现场红外检测易受外界光照反射、角度、对焦清晰度影响,测试误差较难控制,因此当前许多单位(包括中国电科院与各省公司)现场测试时将上述判据放宽为2.0K

为辅助判断,对于有怀疑的绝缘子,应进行多次跟踪检测、开展相间比对辅助判断。


图片

1.3  测试注意事项


a、避免阳光、其他可见光影响

由于复合绝缘子属电压致热型设备,其温度场测试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。阳光、可见光较强时,会造成绝缘子向阳面、背阳面温度的差异,造成芯棒不同侧面的温差。如图3所示,当天测试外界阳光较强,此时红外测温的最高点位于阳光反射较强的伞裙表面,同时芯棒向阳面测点(SP1)与背阳面测点(SP2)温度分别为27.9℃、25.0℃,其温差达到了2.9 K,阳光造成的温差极有可能将芯棒内部可能存在的热点淹没,造成漏判。因此在测试时,最好在阴天进行。

图片

图3 阳光影响

b、合理设置测试距离、反射率、风速等参数,反射率应设置在0.85至0.95之间,登塔、在塔下测试应合理设置测试距离(可以携带测距仪、风速仪等设备勘定测试环境参数);

c、测试时尽量选择与绝缘子芯棒垂直的角度,同时注意对焦,对于过于模糊地红外照片,应予以放弃。应将绝缘子芯棒热点与芯棒其他较远位置比较确定温升,如下图角度较好:

图片

图4 推荐的拍摄角度

d、测试时记录时间、环境湿度、温度,并给出红外照片,以便后续分析。

e、发现红外照片测试参数设置不对时,一般红外仪器的软件都有测试图像的反演功能,利用软件对测试参数进行修改、重新计算温升,可以一定程度减少测试参数设置不正确带来的影响(但与实际测试时正确设置参数相比,准确度仍然较差)。

f、杆塔过高时,测试距离较远,红外仪分辨率有限,将无法测出温升,可以通过加装调焦镜头的方式提升测试距离。

 




2、内部缺陷的外诊断




图片

2.1  内部缺陷的外特征


复合绝缘子碳化通道和蚀损等缺陷引起电晕时,利用紫外成像仪可对电晕实现观测。紫外法的优点是检测距离远,对电晕的检测灵敏度高,利于尽早发现缺陷,对导通性缺陷的检测灵敏度高于红外法。紫外法的缺点是能检测的缺陷类型较受限,并非所有缺陷都产生稳定电晕,如芯棒表面的裂纹只有受潮后才会产生电晕,但此时绝缘子表面雨滴也可能产生电晕。紫外法对光照有一定要求,对检测位置要求较高,只有在放电的正面才能得到放电图像,因此紫外对于绝缘子局部缺陷的判断则主要处于辅助地位,通常与红外法配合使用


图片

紫外检测案例:

某500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发现温升,同时开展红外、紫外测试,如下图。

图片

图5 含电蚀通道复合绝缘子的紫外图谱

复合绝缘子存在护套破损、护套沿芯棒裂开、端部爬电时的紫外图像如图6-图8。

图片

 绝缘子局部护套破损紫外图谱


图片

7  绝缘子局部护套破损紫外图谱


图片

8 积污严重导致端部表面爬电

缺陷绝缘子的紫外特征:

芯棒破开的绝缘子,同时检测红外与紫外时,绝缘子出现非正常放电的区域与温升超标区域一致;(如果检测同时存在温升与紫外放电,则其存在缺陷的概率非常高)

局部护套破损、护套长条形开裂的端部会有显著紫外放电;

另外,局部积污严重导致的端部爬电,也会导致绝缘子护套受损。对复合绝缘子而言,如果紫外检测发现护套表面有集中、稳定的放电,就要考虑护套受损的可能,需要进行仔细检查,如果护套破损,应尽快更换。


图片

2.2  测试判断


紫外测试依据标准:《DL/T 345-2010 带电设备紫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》;

诊断方法包括设备本身的判断、三相设备之间的比对判断两类,一般在严重放电时,紫外光子数值较大,很容易判断,如果紫外光字数较少、不稳定,则需要多次跟踪检测、开展相间比对。


图片

2.3  测试注意事项


①设置合理的增益

增益设置过低时检测灵敏度不够,设置过高则容易受到外界光纤干扰,一般开始测试时设置增益为最大值,根据光子数的饱和情况逐渐调整增益;

②风速不宜大于5m/s;

风速过大时将影响观测到的紫外光子数;

③避开遮挡、避开电磁干扰;

④宜在夜晚或阴天检测;

⑤表面污秽过重、复合绝缘子憎水性丧失也会产生紫外信号,需要加以区分;




3、总结



①对于怀疑存在芯棒缺陷的绝缘子,可同时开展红外、紫外检测,如同时存在温升与紫外放电,则其存在缺陷的概率非常高;

②红外测试需合理设置参数、保证测试图像清晰度,否则测试结果偏差较大,登塔测试效果显著优于塔下测试;

③对于电蚀通道,产生红外、紫外异常信号的往往是电蚀通道的端部;

④内部缺陷产生的温升初期不明显,往往需要多次跟踪测试、结合相间比对最终确认;

⑤紫外测试对芯棒破损缺陷的灵敏度更高,但对于内部缺陷主要依靠红外测试。


上一页:电气故障诊断口诀汇总,太全了!能背下的人都是人才~
下一页:三相不平衡,如何判断与处理?